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我不適合當老師。
但我必須承認,如果可以我還蠻喜歡當老師的。

不適合,是因為我才疏學淺、人格缺陷,只怕會誤人子弟,又無法做到所謂的「傳道、授業、解惑」 。
但我喜歡與孩子們討論的感覺。

我一直覺得,說「教」這個字,太沉重。
我很嫩,真正教不了什麼東西。

我只能和小鬼們「討論」,最後得出的結果,希望對他們有幫助。
教育本身,不是單方面講述,而是雙方面的參與。

但是要做到這件事,是有一定程度的困難的。
因為學生這麼多,一個一個討論,不是會沒完沒了,所以這是無解的問題。
我才體驗短短幾天,沒資格也沒有立場提出什麼批評,只純粹說說我的感受。

或許吧,某天我會再回去,繼續當偽老師。
我人很好,如果主任不管我,我不會打不會罵,只會討論。
這樣不行我知道,但沒有辦法,我實在不會狗幹人。

一來我覺得效果不好,二來我覺得沒有意義。
功課不會,打罵就會的話,那滿街都是哈佛耶魯博士生了。
我也一樣,雖然從小打、罵到大,但還是什麼也做不好。

教育失敗,不只是一個名詞,而是實例。
扭曲的價值觀是最主要的原因,但誰又能想通呢?

沒關係,我會加油,應該吧!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Hope you see me again.

很多事都不是那麼簡單的,這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不過沒有關係,我會努力。
至於最後結果如何,那不重要。
結果不重要?怎麼可能...沒結果那等於什麼都沒有啊?
不對,其實如果真要這麼解釋,那其實本質上是什麼也沒有才對。
就算是什麼也沒有,也是有些什麼的。
要想這些有的沒的,那只會徒增煩惱,因為這你根本不能控制。
你無法控制結果,你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能做的,就只有你能做的,剩下的,就是sit and watch。
就是這麼簡單,所以也沒什麼事是不簡單的,因為真說起來,就只有那麼簡單。
去做,不去做,就只有兩種選擇,其它不必在乎了,因為就算想到死,事情也幾乎不會如你所願。
又何苦去想結果?一切都是沒有任何意義,對事情的本質也毫無幫助。
只有抽離或隔離這種想法,事情才做得下去,情緒才不會崩潰,也才不會發生未戰身先死的悲劇性演出。

把外在的一切隔絕於心之障壁外吧!
「戰勝自己的心靈比攻佔一整個城市還要來得偉大!」
天曉得接下來會如何?管他這麼多作什麼?撩落去就對啦!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近期報告

最近有點懶了,又要開始上班,所以把之前一些看過玩過的東西簡單講一下就好。
有空再來補其它的好了。

故事也放到另一個地方好了,免得混淆視聽。

電影的部份:
鋼鐵人2,第二集大家都說比第一集爛,我倒不這麼覺得。
應該說第二集就跟第一集一樣,是個很正統的美國英雄電影,只不過觀眾就是喜歡看小勞勃道尼碎碎念、耍白目,所以摟~大賣是可以預見的。

葉問2,延續第一集,和鋼鐵人2同樣陷入「沒有改變」的迷思中。沒什麼劇情,最後葉問的說教也不過只是因應劇情需要才講的,就是武打武打、再武大。只不過片中為求戲劇效果,各種拳術與招式都多少有故意弱化或強化,使得合理性破綻百出。我是不會在意這些,電影嘛~要是都講合理大家就不用看電影了。

遊戲的部份:
Dragon Age:Origin,我花了七十幾個小時,把法師線所有的主線支線劇情都破了。是款大作沒錯,畫面好、音樂棒,系統也是正統AD&D簡化版沒什麼大缺點,除了招式有強弱不是很平衡之外都還可以接受。該有的都有,劇情也還OK,各方面都有大將之風,不愧是年度奇幻RPG熱門人選,但和講究聲光效果與好萊屋運鏡式的質量效應一比,恐怕會讓人很容易就投向某一邊。
嘛...基本上RPG還是以奇幻為大宗,科幻RPG比較小眾,所以DAO的人氣還是比較高。
值得美式RPG迷或是WOW迷一玩,英文看不懂有網友也熱心提供了中文化了,可以去找找。

接下來就是資料片了。

嗯,基本上,接下來還有時之沙、羅賓漢,遊戲有艾倫醒醒可以等,但是360我根本沒時間玩啊...
我看還是把主機搬回房間好了...

兩年計畫,希望可以如期進行。
我會努力,應該吧。
雖說我胸中總是沒懷什麼大志,不過該做的還是會做啦,應該吧...
應該啦~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Introduce the ROCK BANDS #1

今天來簡單介紹幾個各年代一些影響力重大,主流或是非主流的樂團,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給對搖滾樂有興趣的人參考或更深入研究~


60年代:The Velvet Underground
要介紹這個來自美國紐約的樂團,最為貼切的還是著名的音樂家、音樂製作人Brain Eno所說過的那一段話:「當時大概只有幾千人買了他們的首發專輯,但幾乎所有買了他們專輯的人都受到了某種啟發而組了樂團,其中包括許多知名的樂團。」
這個樂團的首腦Lou Reed在60年代末期,和他藝術學院的朋友合組了一支地下樂團,並時常於紐約的各個俱樂部表演,一直小有名氣,但卻遲遲未推出唱片。直到現代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某天正好也列席於觀眾之中,事情才有了轉機。
Andy在台下向Lou Reed表示他對樂團那另類的歌曲表演非常有興趣,希望能幫他們出唱片,所有封面設計和行銷由Andy Warhol一手包辦,還找來了一個和樂團不是很對盤的德國女模Nico插花演出,搖滾史上最重要的一張「大香蕉」於是就此誕生。
封面出自Andy Warhol之手,暗指男性的生殖器官。
而專輯歌曲的曲風則是相當廣泛,迷幻、說唱式表演、輕民謠…等等不同的風格都集中在這張「香蕉」內,非常難去定義類型,這不只在當時非常前衛,即使現在聽來也依然特別!
但專輯歌詞內充滿了性、暴力、毒品及許多叛經離道的內容,再加上那過於另類的曲風,在當時滿是宣揚愛與和平、世界大同的反戰搖滾主流之下,他們終究還是被人們所冷落了。
當時整張專輯只賣了一萬多張,接下來的三張專輯主導人Lou Reed力求創新,希望能挽救萎靡態勢,就連第四張專輯都全數「排毒」,曲風完全走向當代流行,歌詞也只剩下歌頌著男女情愛的二三事。
但即使如此還是無力回天,唱片銷量每況愈下,1970年首腦Lou Reed直言不玩了,其它團員也各奔東西,只剩下年輕的吉它手Doug Yule死守團名,希望另起爐灶。
可惜The Velvet Underground這時早已有名無實,幾年之後便默默走下舞台。
之後隨著時代演進,這個樂團卻如同梵谷般,雖已人去樓空,但評價卻水漲船高,唱片業者當然不會放下這個大好機會,頻頻重發專輯,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在早年就有著強烈原創性的另類搖滾樂團,漸漸的,The Velvet Underground已擠入了經典之林。
以下算是樂團裡最簡單易聽的兩首歌。XD 他們有些歌真的是太硬了…

Sunday Morning


What Goes On


70年代:Pink Floyd
迷幻搖滾最具代表性的樂團之一。
1969年由Syd Barrett領軍的Pink Floyd,製作了一張令人驚豔不已的首發專輯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那充滿著太空童話奇想般無限想像力的前衛風格,甫經推出就受到英國樂迷們的好評。
但成功也帶來了一些後遺症,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的主唱Syd因為喜愛使用LSD成癮,導致健康受損,一度無法繼續正常生活,其它團員不得已只好將他退出樂團。
之後幾年間他們又持續推出幾張評價好壞不一的專輯,除了迷幻之外,更加入了鄉村搖滾、電子音效…等多元的音樂元素在專輯內。
但真正讓他們獲得巨大成功的則是Dark Side Of The Moon這張劃時代的概念性專輯。
此張專輯從頭到尾可說是同一首歌,是一個整體,十二個段落應該說成「樂章」,不同的樂章之間都有著明顯的風格差異,就我個人聽了不下百來次後的感想來說,我是認為這張專輯層次實在是太過於豐富,已到了有點恐怖的境界。
樂章與樂章之間夾雜著太多的情緒與意念,以至於你可以聽上個十年、二十年都還消化不完。
形容得相當嚇人,但其實歌本身並沒有那麼誇張。純就旋律看來,這張專輯可說架起了流行與藝術之間的橋樑,完美的將兩者融合在一起。
就我所查到的資料看來,這張專輯至今已狂賣了四千萬張以上,晉升為史上單張唱片最高銷量的前五名之內…由此可知月之暗面驚人的魔力,再過三十年大概還是不會退燒…
在成為了世界級的超級樂團之後,同樣身為核心團員的吉它手David Gilmour和貝斯手Roger Water因為理念不合,彼此間的爭吵越演越烈。
直到1978年同樣也是極為經典的概念性專輯The Wall出了之後,Roger Water過了一陣子便退出了樂團,開始搞起自己的歌劇搖滾樂。
最後一直到1994年,Pink Floyd都是由David Gilmour在主導著,也推出了許多張商業性上相當成功的專輯。但整體成就還是不如Dark Side Of The Moon那麼強大。
這首是Dark Side Of The Moon裡最注名的Time,附上自己以前翻的歌詞供參考,歌詞字字句句都直刺著我的內心,以前是,現在依然如此…

Time

Lyric
Ticking away the moments that make up a dull day
過往的每個時刻構成了那些混沌不清的日子
You fritter and waste the hours in an offhand way
你不加思索的浪費著時間
Kicking around on a piece of ground in your home town
在你家鄉的某個小地方閒晃著
Waiting for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show you the way
等著會不會有誰或是什麼東西能指引你道路

Tired of lying in the sunshine staying home to watch the rain
對於躺在陽光下已感到疲倦,待在家中看著雨不停的落下
You are young and life is long and there is time to kill today
你很年輕而且生命還很長,今天又有許多時間必須消磨
And then one day you find ten years have got behind you
到了某天,你發現十年已經過去
No one told you when to run, you missed the starting gun
沒有人告訴你何時該開始奔跑,你已錯過了起跑槍聲。

And you run and you run to catch up with the sun,
你跑了又跑想追上太陽
but it's sinking
但太陽卻下沉了
And racing around to come up behind you again
繞了一圈又出現在你背後
The sun is the same in a relative way, but you're older
太陽依舊與從前相同,但你已經變老了
Shorter of breath and one day closer to death
氣若遊絲、某天雙腿一伸,駕鶴歸西去

Every year is getting shorter, never seem to find the time
每一年都變得越來越短,好像從來都找不到時間
Plans that either come to naught or half a page of scribbled lines
不管什麼計劃都失敗,或是什麼事情都只作一半
Hanging on in quiet desperation is the English way
只能撐到快絕望時,這就是英國方式
The time has gone, the song is over,
時間過去,歌已結束
thought I'd something more to say
但我還有許多話想說...

Home, home again
家,又回到了家
I like to be here when I can
只要我可以,我喜歡回到這裡
When I come home cold and tired
當我又累又冷的回到家
It's good to warm my bones beside the fire
待在爐火旁溫暖我的身子,感覺非常好
Far away across the field
在越過了地域,遙遠的地方
The tolling of the iron bell
那鐵鐘的鳴響
Calls the faithful to their knees
驅使著虔誠的教徒們跪下
To hear the softly spoken magic spells.
聽著他們輕柔的喃喃念著魔法的咒語...


80年代:U2
愛爾蘭國寶級樂團,號稱上個世代的搖滾救世主,主唱Bono更被稱作是這個世代搖滾樂界的良心。
我想他們太有名了,名字又好記,就不再多談他們的背景了,就純粹稍微說說個人對他們的感想就好…
這個樂團和樓主大所介紹的Bon Jovi,都並列於我青少年時期的啟蒙樂團。到了高中時期還多了一個Coldplay吧…
而U2一直以來給我的感覺,到現在始終沒有改變。
有時感性、有時激情、有時冷漠、有時又濃情密意,他們的歌可以憤世嫉俗的諷刺當權者的暴政,也可以如教堂福音團般的歌頌Love & Peace,當然更可以深情滿滿的咀嚼那無從發洩的情愛慾望。
不管你是失意得意、開心傷心,U2總有辦法隨著你的情緒,搖身一變成為伴你一同歡笑、一同哭泣的好夥伴,這也是為什麼在我聽過了這麼多類型的樂團後,U2依然在我心中佔著一個不小的位子。
可能並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無可取代的。

With Or Without You


90年代:My Bloody Valentine
一個音樂類型的展開需要一個如同流星般的樂團出現,一閃而過、卻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他們也是來自愛爾蘭,總歸是英系搖滾的一環。
因為他們,搖滾樂界出現了「瞪鞋派(shoegaze)」這個名詞,因為他們,「音牆」這個名詞再也不顯得半吊子,也因為他們,90年代後的各家「白色噪音」,才有著一個如同教科書般的依據。
身為時代的開創者及先鋒,My Bloody Valentine卻選擇了急流勇退,在兩張獲得了極為成功的經典專輯之後,這個樂團就此沉寂,沒有宣布解散,也沒聽說團員們之間有什麼不快,就是很奇妙的,MBV消失了,這一走,就是慢長的十五年。
一直到幾年前,主唱又跑出來說樂團又要再次運作,讓所有癡心等待的樂迷都哭了。
瞪鞋派的意思,指的是這種樂團在演出時,所有人總是低著頭動也不動的彈著吉它貝斯,旁若無人般的沉浸在自己所創造出的音樂夢幻仙境中,而因為他們都低頭,有人笑說他們其實是在看自己的鞋子,所以「瞪鞋」也就這麼來啦!
而音牆,則是這種曲風最基本的元素,反覆不斷的狂撥吉它及貝斯,製造出一種層層疊疊的狂噪音色,就如同巨大高牆一般向你襲來,將你吞沒。
這種音樂一開始聽或許不是很好的經驗,更有可能因為太過吵雜而想逃離它的掌控,但如果一旦習慣了那種朦朧似的美感,就可以將音樂開到最大聲,眼睛一閉,接著馬上就能體會到他那魔幻般的魅力。
說真的,這種感覺只能意會無法言傳,下面分享兩首供有興趣的人自行體會摟…XD

To Here Know When


Soon

字數有點多,如果耐心看完了很感謝。也希望能為推廣搖滾樂這個博大精深的音樂類型出一分力!
No rock, no LIFE!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死刑。

這一陣子,吵得很兇的死刑問題。
雙方不外乎是,廢死-講求人道、人權,反廢死-主打受害者家屬悲情牌。

但我覺得,這是一個認知的問題,因為所謂的法律以及規範,也都是人們自己所擬定而出。
當然,什麼天賦人權,沒有人能決定其它人的生命,這種理論,也是人們自己所擬定而出。

剛才,在臉書上看到一個國外的電影粉絲團,引用了一句經典戰爭片「現代啟示錄」的話。
我才大為震驚,這句話,才是我對死刑真正的想法。

I've seen horrors... horrors that you've seen.
But you have no right to call me a murderer.
You have a right to kill me.
You have a right to do that...
but you have no right to judge me.

我見過恐懼,你也見過的恐懼。
但你無權稱我為殺人者。
你絕對有權殺了我,
你絕對有權利這麼做。
但你無權審判我。


我支持死刑。

但我必須承認,我不是因為同情或為了受害者抱屈。
因為那樣也太虛假了,如果那些殺人案是發生在我生活週遭,那我會產生那樣的感覺,也是必然。
問題是我沒有,那不是發生在我身邊,說句難聽的,那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對那件事的感覺根本就不大,但我卻還要去假惺惺的可憐受害者,這樣不是很令人作嘔?
如果我真有那麼悲天憫人,真那麼有同理心,那我在學生時期時讀到日本人屠殺台灣原住民,或是納粹屠殺猶太人時,我早就哭到沒辦法上學了,那是幾十萬個死刑,天天都再執行。

但時間能淡忘一切,距離也能隔絕傷痛。
我們在歷史中看過所有的殺人事件,不管是大是小,不管是戰亂或和平,我頂多只會覺得,要背這個好煩,因為下午要考這個。
但殺人就是殺人,無論是在何種情況下,這就是如此,很殘酷、也很現實。
我們從小都在不知不覺中,訓練培養出一種即使血淋淋的史實擺在眼前,也因為隔了一層名為時間或距離的薄紗而顯得冷漠無情。

如果一個人跪倒在街上,為了他昨天死去的兒子哭泣,你會同情他。
如果一個人跪倒在街上,為了他一年前死去的兒子哭泣,你會有點可憐他。
如果一個人跪倒在街上,為了他五十年前死去的兒子哭泣,你會覺得他太鑽牛角尖。
如果一個人跪倒在街上,為了他一百年前死去的祖先哭泣,你會覺得他是不是生病了。
如果一個人跪倒在街上,為了他一千年前死去的祖先哭泣,你會打電話報警,說有神經病跑出來了。

死刑犯,我們當然有權殺了他們,我支持我們就這麼做,理由不必很冠冕堂皇,就說因為他殺人,所以我們就殺了他。
但我們卻無權審判他們的靈魂,我們永遠也不能,不只是死刑犯,任何人都不能。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Pavement - Fillmore Jive


Pavement - Fillmore Jive

FUCKING AW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S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