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今天我要來坦白一下,我選擇到澳洲來的真正原因。

一般來說,那些理由通常都很普通,像是可以賺錢啦(有心要賺的話真的可以蠻賺的)、學好英文啦、認識新朋友啦、出國散心啦……
千千百百種藉口,但一直都不是我的初衷。

其實,我只是想找一些新的靈感而已,一些為了能讓我感受到「尋找」的靈感。

這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在寫啥?什麼尋找的靈感?
且聽我娓娓道来…

要說到這裡來的理由,賺錢學英文認試識朋友出國觀光那當然也有,但是如果只為了這些事的話,我是不會有那麼大的動力來這邊的。
要做這些事在台灣也可以做,不是嗎?

賺錢?台灣不能賺嗎?當然可以,雖然可能會很累,但在澳洲就不累嗎?農場採水果跟當兵時幹得活兒不是也差不多,何必?
學英文?台灣是不能學嗎?努力向上每天惡補多益照樣考九百的到處都是,如果要練習口說那就玩LOL時裝大腳加一堆外國人當朋友和他們一起WTF,英文也會進步不是嗎?
認識朋友?台灣有兩千萬人,老外也不少,夠你認識了吧?
觀光?觀光就一定要出國嗎?雖然說老實話,澳洲的風景真的不是台灣能比的……但也不就那樣?山還是同樣的山,海也是同樣的海,天空也是同樣的天空,空氣也是同樣的空氣。有差那麼多嗎?

事實就是,你走到哪裡都是一樣,如果你的心態不變的話。

但如果你的心態有了轉變,那即使你在同一個地方,也會覺得每天都不一樣。

所以別問我為什麼要來澳洲了,因為我也不知道。
你知道人為什麼要活著嗎?等你能告訴我時,我大概也能回答你我為啥要來澳洲。

言歸正傳。
其實,我發現我總是一直在找尋著某樣東西。

在今年年中,我似乎有點看見那微妙的光茫在指引我了,但誰知它稍縱即逝,一下就消失了。
先前也有幾次這種經驗,但我依舊無法看清全貌。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很妙的是,前兩天我才將這首歌貼到臉書上,過了一天我又在這裡街頭藝人為了表演而播放的背景音樂中聽到,這種不可言喻的巧合,在聽到的那個當下讓我皺起了眉頭。
U2有多紅我想應該不必贅敘,那個街頭藝人選這首歌當然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事實上澳洲的流行音樂文化相當的依賴歐美,在雜誌店或各種賣場都能聽到許多對於一個西洋搖滾樂迷的我相當耳熟能詳的樂團的音樂,Arcade Fire、Arctic Monkey、Led Zeppelin、Coldplay、Bon Jovi...甚至連最近相當火紅的Fleet Foxes和Bon Iver也在咖啡店來上幾首。
回到那個街頭藝人的話題,那他會用U2的歌其實應該也不用感到意外。

但,為什麼會剛好在這個地方,又剛好在這個時間點,又讓我在不一樣的地方,聽到同一首歌呢?
這似乎意味著什麼。
人生又意味著什麼?

我始終都感到疑惑、始終都感到不解。
在追尋著什麼的路途中,赫然發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麼。
一切都如同墜入五里霧般的模糊不清,我伸手想把霧氣撥開,卻發現我事實上連手也沒有。
懸在那兒的,只有一顆飄浮於真空狀態的心。

或許我一輩子也找不到吧?
沒關係,我早已經有了這個覺悟。

這是問題,也是個解答。
我為什麼會是如此的解答。
還有為什麼我會選擇什麼都不帶,就走進叢林之中的理由。

還記得那個心理測驗嗎?
這是從我老爹那裡聽來的。

你必須選擇要不要帶下列幾樣東西穿越叢林,你可以全帶,也可以只帶某些東西,也可以都不帶。

背包。
猴子。
鳥。
蛇。

選好了嗎?

背包-責任。
猴子-情人、妻子。
鳥-小孩。
蛇-金錢。

我選擇什麼都不帶、獨自一人走進叢林中,最好連身上衣服也都脫掉,赤身裸體進入大自然裡,找尋我想找尋的東西。

我什麼都不要。
不是不想要,而是不需要。
怎麼會不需要呢?

當然,就生活上而言,我是一定需要的。
但就找尋我要找尋的東西上,這些是不需要的。
聽起來好像是自相矛盾?是啊,人本來就是矛盾的生物,不過其實也沒那麼複雜。

我只能這樣解讀,我並不是想拋棄責任,我也不是不想要情人、老婆,我並不是不想要小孩,當然,我也絕對不會拒絕金錢。
但我必須說,這些在根本上、也就是我的存在本質裡,並不是我真正想追求的東西。

所以我自始至終都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那些東西我當然需要,但本質上又並不需要,所以我總是不強求。
有當然最好,真的沒辦法或得不到,那就隨它去吧。
在早年我還會因此而搥胸頓足的,現在已經進化成了皺幾下眉頭就過去了。
這就好像打LOL時一樣,剛開始玩時,只要輸掉就會感到相當、相當的不爽,一股難以言喻的焦燥感油然而生,我相信不只我會這樣,朋友們的情況或許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才會好幾次玩到最後還吵了起來。

但現在勒?
隨便啦!要輸就輸啦~沒差啦~要投降就投降啊~沒差啦~
要嘴砲?開玩笑我當然意不容辭!邊玩遊戲還邊耍白嘴砲才正合我意啊!請看偉大的HSGG示範給大家看。
話說回來,我也好幾天沒玩了,手真的有點癢……
澳洲最糟的大概就是沒幾間像樣的網咖能玩遊戲……

我之所以會變成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大概也是因為這個關係。
本來我以為這是外在的環境使然,但後來我卻查覺到並不是如此。
我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隱隱約約的有這種感覺。

而且當我回想起來,我才發現我其實從國中時代就有這種傾向。

要不然為什麼身為一個中二小屁孩的我,每天應該是只知道打星海爭霸世紀帝國CS和看A片的,卻會對於「銀翼殺手」這部經典科幻片深深著迷。
不信請去問問,台灣有幾個人在國中時代看過這部片?或是現役的國中生有看過這部片的?美國、英國甚至全世界找得到幾個中二小屁孩能乖乖的坐上兩小時,把沉悶至極的這部片從頭到尾看完,還對此深受感動。
我那時甚至還因此自己拿起筆來,也想模仿著去畫一部類似這種劇情的漫畫(我還記得那部叫作「萬物之源」,劇情畫到最後因為太想要故弄玄虛,以至於弄巧成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當然也沒幾個人看得懂。)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並不是想說我那時有多成熟看得懂大人看的電影之類的,而且我相信只要有心,一定也能找到像我一樣,在還是小屁孩時期就被這種類型的作品大為感動之人。(如果有找到,或文中敘述的就是你本人的話,請儘快跟我聯絡!除了我老爹之外,我還沒遇過第二個喜歡銀翼殺手到癡迷程度的朋友。而即使是我老爹,他也是在當兵時才看過這部片的。 不過,有興趣的人請一定要去找這部片子來看看,看完就會發現我大概在說什麼了。)
我要表達的是,為什麼我會在那個年紀被那種世界觀的片子所吸引?
因為影片中的主題,講的就是「追尋」。

追尋生命、追尋人、追尋愛情、追尋恨意、追尋自我,片中的各個角色,包括主角,都總是在找尋著些什麼。
生化人羅伊找尋生命的延續、泰勒博士找尋科技發展的盡頭、不知自己是生化人的瑞秋找尋自己的存在意義、主角則在這之間找尋著生化人、獵殺為非作歹的他們,同時也在找尋著自己的生活目標。
當然,最後大家都有找到自己想找的,或許找不到的都含恨而終了?
但生化人羅伊在生命活動停止前的那一番話,至今依舊在我腦海中迴蕩不已。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a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這隱誨難解、如同詩篇一般台詞,看似毫無意義,但其實是在纏敘他追尋生命到了最後,所發現的答案。

那種感覺,那種追尋著什麼、到最後終究付諸流水的感覺,我懂。

在當時,我還是國中生,看不太懂劇情,我會被片子所吸引住,是因為這部片所營造的那種氣氛。
但當我後來年紀大了些,又重看了幾部片時,我才發現這部片的劇情與片子的節奏,還有運鏡以及場景,在在都顯現出於「黑暗與迷霧中追尋著什麼」這樣的氛圍。

到底是這部片感染了我,還是我本身就生來如此,後來在看到這部片時才產生了共鳴?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我推測應該是後者。

在我的印象中,我第一次有輕微意識到這個問題時,應該是小學五年級。
這下夠扯了吧?
小學五年級,跟人家談什麼追尋生命?不要被人笑掉大牙就不錯了。
但說真的,我在那時至少不只一次的意識到,我「好像」在找些什麼。
我這樣有些奇怪的思考方向,也是從那時就開始了。我記得我那時也在畫漫畫,當然,都是些小孩子塗鴉,沒什麼值得一提的。
唯一比較特別的就是漫畫的題目,居然是「五年級的人生觀」。

小學五年級…人生觀……

嗯…即使是我現在想來,也是……
如果當時那個小學五年級的我現在站在我面前,我一定會狠狠的嘲笑他:「別傻了!你再過個15年也還是找不到啥屁人生觀,別作白日夢啦!趕快回家看你的魔動王、玩你的任天堂!」

沒錯,就我的記憶中的畫面來看,那也只有漫畫的題目值得拿出來給大家笑一下,內容是什麼,根本就是亂畫一通。
不過,那些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我在那時候確實就有了「想找些什麼」的念頭。

言盡於此,我想我的本質以及目的應該是已經明朗許多了。
這是我給自己這幾年的省思作一個結論。

結論就是,一直趨使著我做這個、做那個的,就是這種找尋的意識。
尤其當我在網誌上胡言亂語,或是在畫漫畫寫小說寫劇本時更是在自己心中散發出強烈的「找尋氣息」。
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在我創作什麼的在那個當下,我是更能貼近我一直在思索的「找尋氛圍」。
藉由發想出某些東西,來充分感受「追尋什麼」的意念。

這幾年來,我似乎不斷的重複在做這些事。

大學時寫小說、寫劇本、拍影片、做動畫,畢業後當兵也帶著一本小筆記本,寫一堆畫一堆有的沒的,即使是退伍後,荒廢了一陣子,但最後依舊還是對「做些什麼」念念不忘,所以又回去寫小說。
最後成果怎麼樣,其實對我來說也並不是那麼重要,最主要的還是我在切換到那種「模式」裡,所感受到的、享受到的、還有明確了解到的,那長久以來揮之不去的「找尋意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從心底浮上心頭,怎麼樣也沒辦法完全抹煞的煩惱,這或許就是我的心不能真正停下來的濫殤吧。


本來只是想寫一點點的,結果沒想到又變成落落長的在囉哩八唆一堆。
大概是在獨自來到澳洲的這一個多禮拜,我已經有了足夠的內省時間。
旅行不但會讓人在外開了眼界,也會讓人在內心開了另一扇窗,這的確是有點道理,尤其是一個人旅行時更是如此。

為了追尋,似乎什麼都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就是這樣。也因此而不斷煩惱、焦躁著,到底要何時才能找到呢?
亦或是我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想找,卻硬要編個名目讓自己去找?
還是說其實我想找的早已存在我的心中,只是我沒有發現到?
又或者我真正想要的,是希望有一天能單純的活著,讓人生從此之後不會在有這些念頭呢?

無論如何,就目前看來,對於這點我似乎是不會改變了。
這是根深蒂固、從我還是小屁孩時就跟著我的壞習慣。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